邳州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邳州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让数据跑起来 让群众少跑路
发布时间:2022-04-18     浏览次数:     来源:农民日报
    3月中旬,山东省沂南县大庄镇庙前官庄村村民王顺利拿到了自家的农村宅基地不动产权证:“我用手机在平台上登记申请的,刷了个脸、上传了一些资料,在家等着就行了。”王顺利告诉记者,以前办理同类业务需要专门抽出一段时间到县城相关部门办理,跑了这门跑那家,所需材料烦琐,少一个章子就会“卡壳”,“现在比我想象中的快多了,还没到两天,证就到手了!”
  王顺利口中的“平台”指的是沂南县去年8月建成的“易登记”信息系统平台。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推行“交房(地)即办证、工业项目‘零跑腿、零等候、零资料’、电子证照、‘不动产交易+水电气暖’联合过户、异地代收代办”等,推动政务服务信息化,让数据跑起来,让群众少跑路。

  迎来“发证潮”
  如何应对大需求
  近年来,为强化耕地保护、土地集约利用,有效应对进城务工及子女入学群众的居住需求,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沂南县依据城市发展布局和空间规划,加大了对界湖南村、前后中疃、界湖东村和北村、团山庄等破败城中村及西山小区等危旧小区的棚户区改造力度,启动了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同时开展了面向全县农村居民的“房地一体”发证工作,确保不动产证书“应发尽发”和“能发必发”。
  由于政策保障到位,工作推进有力,2021年,沂南县迎来了老旧整理区安置房、历史遗留问题住房和农村群众房地一体住房“三房叠加”的发证需求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应发不动产证书32万余本,其中农村宅基地29万余本,占总需求的91%;城镇需集中发证的3万余本,最多的是西山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达1900余户。
  县城里的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大厅的窗口有限,村民往返县城费时费力,如何让村民快捷又方便地拿到自家的不动产权证?数字时代自然要有“数字手段”。
  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健介绍:“不动产登记是最大的民生。我们一方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登记’的思路,搭建‘易登记’信息系统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有效化解这场由于‘三房叠加’形成的不动产发证需求大潮。”
  得益于“易登记”平台,西山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所涉及的1900余户居民,大多选择了在家中进行登记申请,不动产登记中心的4名审核人员,利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整个小区的审核登记。“这个任务要是搁在以前,大家伙儿都要到大厅里交材料、填表格,我们要人工受理、审核,20多名工作人员,得至少一年才能全部做完。”长期从事手工操作登记的登记员老王感慨道。

  涉及七部门
  数据如何跑起来
  事实上,过去几年,在用地审批管理工作上,当地对打通数据资源、搭建便捷有效服务平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县宅基地与集体和国有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一直沿用着国土、发改、规划、房管、农业、林业、水利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各自按照其工作职责、利用“孤岛式”数据库资源,进行独立测绘、审核土地信息,并“各司其职”的发证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农民办理房屋、厂矿企业、土地承包等土地使用权等事宜需在近10个行政职能部门间来回奔波、盖全公章后方可生效。”这名负责人说,“一宗平常的宅基地案跑完手续往往快则需要3至6个月,慢则得需要1至2年甚至更长,有的群众跑到‘半路’往往就失去了信心和耐力。都说要让数据多跑路,各有各的资源库,数据怎么跑?”
  2018年,沂南县不动产登记中心首先打通了与基层网络的数据连接,布设登记系统,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乡镇,受理农村各类不动产登记等业务,解决了不动产登记服务在基层断档的问题,所有业务事项均可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
  搭建一个多部门数据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同样迫在眉睫。为此,在整合政府职能部门职责、消除信息“孤岛”、融合数据库资源的基础上,沂南县着力开展“易登记”信息技术系统平台的构建工作。
  “平台建成利用后,实现了不动产由原来政府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发证、向‘多证合一’集成发证的历史性转变,仅利用平台或到登记中心一家即可完成不动产登记业务,且能满足群众秒批、1小时批或一个工作日办结的多种需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杨洪星表示,易登记信息技术系统平台就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单纯办证的群众和企业业主可全天候通过系统平台终端的自助申报机、查询机、打证机等设备自主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
  数据资源的打通,便利的不仅仅是前来办证的居民。一线工作人员王栋对新平台的搭建显得有些兴奋:“以前要收取的大量纸质材料减少了,材料实现了共享,办证人不用重复提交,我们也不用重复审核了。你能想象吗,现在我们的大厅都开始变得‘安静祥和’了!”
  服务深一度
  让平台物尽其用
  在推动政务服务信息化的同时,针对农村宅基地和城镇居民住户基数大、老年户数人口多、信息智能技术普遍匮乏等特点,当地也专门设立了人工服务专柜,配备了志愿服务者和专柜工作人员。
  “我们采取重心下移、上门服务等方式,对一些使用信息系统有障碍的特殊群体开展了不动产‘易登记’无偿服务活动。”不动产“易登记”综合管理室主任公培臻说。截至3月底,沂南县“易登记”信息系统平台已累计受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33万余件,占全部不动产登记业务的95.6%。
  平台建好了,数据资源打通了,如何物尽其用,进一步满足群众不动产证抵押、款项划拨等业务需求?沂南县多家相关单位印发了《关于不动产抵押登记“无纸化”“智能网办”有关事项的通知》,签订合作协议,满足群众相关业务需求。据了解,当地已有上千户城镇居民通过该系统平台贷款,顺利度过了子女入学拿不出学费、商业经营资金缺乏等生活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