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纲要全面体现中央和省委、市委“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全力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创新引领战略、开放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生态优先战略、共建共治共享战略”六大战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国家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加快徐州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等。科学构建徐州“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设置“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4大类33项指标,在全市范围构建“一核集聚、两轴牵引、三区协同”的城市空间发展布局,在都市核心区范围打造“2+6”重点功能区。为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以做实做细、提高可操作性为导向,努力实现任务工程化、工程项目化、项目责任化,目标总体按照高于全国全省安排。到2025年,徐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万元;2035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5年基础上实现十年翻番。提出聚力建设“实力徐州、创新徐州、美丽徐州、善治徐州、幸福徐州”,描绘了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程机械之都、汉文化名城”的现代化图景。围绕坚守实体经济,提出重点构建“6+4”先进制造业、“6+3”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和“48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建设更具实力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提出推动徐州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构建“一日生活圈”和“1小时通勤圈”,打造“淮海经济区之核”。坚持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总归宿,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标设置上,“十四五”指标体系中涉及民生福祉类的包括“百姓富”和“社会文明程度高”两大类13项指标,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数量在历次规划中最多;重点任务上,10大领域中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有26项,占比达65%。
“‘十四五’时期是徐州站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推动‘强富美高’新徐州再出发的关键五年。”徐州市发改委主任王浩介绍,为确保全市人民共同绘就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徐州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个方面重要作用,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的力量,齐心协力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